白血病是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生和发展与遗传、环境和个体因素有关。辐射是白血病发生的一个重要环境因素。
辐射可分为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两类。电离辐射能够使原子或分子失去电子而形成离子,因此有较强的电离能力。非电离辐射指电磁波等不具有电离作用的辐射。
电离辐射对身体组织的损伤主要来自于与组织中的水分子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首先,电离辐射能直接击穿细胞核的 DNA 分子,导致 DNA 分子断裂。其次,电离辐射能间接产生自由基,进一步引起 DNA 损伤。DNA 损伤会阻碍细胞的正常分裂,从而导致细胞生长失控和异常增殖。
非电离辐射也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非电离辐射中,紫外线B(UVB)是最具有突变性和致癌性的。UVB 在皮肤表层产生 DNA 损伤,如细胞色素损伤和 DNA 氧化损伤等,从而导致皮肤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
辐射与白血病的关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广岛和长崎原爆爆炸后,大量的被辐射者出现了白血病和其他恶性肿瘤。此外,放射治疗、核事故和职业暴露等也是导致白血病发生的原因。
白血病与辐射的相关机制主要包括:
1. DNA 损伤:电离辐射和紫外线都能导致 DNA 损伤,进而激活细胞的凋亡或异常增殖。
2. 基因突变:UVB 在 DNA 分子的嘧啶环和脱氧核糖苷上产生特定的突变,导致了点突变或结构改变。
3. 免疫系统抑制:电离辐射和非电离辐射都能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使白血病的发生更容易。
4. 诱发溶解性因子释放:辐射还能诱发血小板和白细胞内溶解性因子的释放,进而导致炎症和白血病。
目前,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损伤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对于白血病患者,应该尽可能减少无必要的辐射暴露。同时,在进行放射治疗时应当严格按照规定,以降低辐射损伤带来的风险。